“这趟旅游来得真值!”
10月23日下午,吴桥县杂技大世界江湖文化城“鬼手居”内,数百名北京、山东、河北等地的游客围坐在舞台两侧,观看魔术表演《三仙归洞》并与魔术师互动。
“鬼手居”舞台两侧,一副写有“眼疾手快变幻大千世界 玄妙神奇演绎小城春秋”的对联格外醒目。舞台上摆放着一桌一椅,桌上铺有一块黑边红绸桌布,桌面上的道具也很简单:一根竹筷、两盏青花茶碗、三个海绵小球。
当天16时,登台给游客们表演的是王保合老人的女弟子齐玉萍。“鬼手居”的主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魔术大师王保合,是吴桥杂技大世界的金字招牌,老人蜚声国内外,曾获誉无数。近些年来,老人因年事已高,便将“鬼手居”的表演舞台让给了儿子、弟子等晚辈。
“这三个小球分别代表福、禄、寿。我手里的这根筷子更为神奇,名为‘仙人指路’,在筷子的指引下,这三个小球可以自由活动,想到哪个碗里就会到哪个碗里,大伙儿信不信?”在齐玉萍快速操作下,三个小球如同被施了魔法,任凭观众作何种猜测,都会以失败而告终。
有观众不服气,提出柔软的小球有可能被魔术师藏在手指缝隙里,两名游客掏出平时把玩的核桃凑了个“硬三仙”,九游娱乐-官方入口替代海绵小球为难魔术师,并一左一右坐在魔术师身边“零距离”观看。尽管换了道具,但魔术师依旧气定神闲,在她眼花缭乱的操作下,核桃也像着了魔法,乖巧地听从指挥。“这个魔术的技巧在于眼疾手快、熟能生巧,同时也教育大家千万不能参与赌博,不管你怎么猜,结果都是你输!”一边表演一边和大家互动的魔术师齐玉萍,真诚地告诫现场观众。
“这个节目太精彩了,直到现在,我的脑海里还是小球在魔术师的指挥下来回奔跑的画面,但就是摸不清其中的门道。”走出“鬼手居”,北京游客张先生仍沉浸其中。张先生说,他对杂技之乡吴桥心仪已久,这次终于有机会和同事、朋友等25人一起专程乘坐旅游大巴到现场看杂技。
吴桥杂技大世界导游孙丽雅说,现在杂技大世界正在举行“九月庙会”。漫步城中,有着古装巡街、挑担叫卖的清末民初艺人走江湖的街景,也有街道两旁精彩的猴戏表演、粗犷震撼的硬气功和各式各样的杂耍戏法等,还有再现当年老北京天桥、南京夫子庙等民俗艺人集散地的特色表演和文化景观,展现出杂技之乡民间传统文化风采。
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文化城内,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沙王村村民李洪臣与大家一同欣赏了单手拍砖硬气功、“三仙归洞”魔术表演等杂技节目。李洪臣说,早就听说过吴桥杂技名声在外,来到现场看杂技,感觉更实在、鲜活,“很多节目特别有意思,我活到七十多岁还是头一回看到,这趟旅游来得真值!”